三元宗修真论坛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三元宗修真论坛

三元宗论坛欢迎你们的到来,让我们共乘法船度茫茫红尘海!
 
首页首页  欢迎来到三元道场欢迎来到三元道场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搜索搜索  注册注册  登录  

 

 什么是入静(外一篇)

向下 
作者留言
竹影
管理员
管理员



帖子数 : 9
注册日期 : 10-06-21

什么是入静(外一篇) Empty
帖子主题: 什么是入静(外一篇)   什么是入静(外一篇) Empty周一 六月 21, 2010 1:24 pm

  
  有好多对修为感兴趣的人都觉得入静太难了.也有些说自己很容易入静,其实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到底怎样才叫入静.一般人都认为”静”就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,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.

  我们来看看修为有成的前人是怎么说的.坛经里有这么一个典故----尝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:“卧轮有伎俩,能断百思想。对境心不起,菩提日日长。” 祖闻之曰:“此偈未明心地,若依而行之,是加系缚。”因示一偈曰:“慧能没伎俩,不断百思想.对境心数起,菩提作么长.”很多人就犯了卧轮禅师的毛病—“能断百思想””对境心不起”.还记得我在博客里发过这么一个故事<<被赶走的禅者>>,里边那个禅者在被老太太试验的时候说的话“枯木依寒岩,三冬无暖气”,这些都是犯一同一个毛病,认为静就是死静,就是什么都不想.如果死静就是修为有成的话,那些死物不都是修为有成了吗?我们为什么尊贵佛菩萨?是因为佛菩萨能帮助我们解除苦恼得到清净快乐,如果佛菩萨也是死寂之物,还能指望他们来引度我们吗?

  那么,到底什么才是静呢?再回来看看<<坛经>>---“善知识,莫闻吾说空,便即著空。第一莫著空,若空心静坐,即著无记空。”---看到了吧“若空心静坐,即著无记空”.那正确的静是怎样的呢?再从坛经里找答案---“善知识,世界虚空,能含万物色像。日月星宿、山河大地、泉源溪涧、草木丛林、恶人善人、恶法善法、天堂地狱、一切大海、须弥诸山,总在空中。世人性空,亦复如是。”他的意思是说,修为人的静也叫空,要象世界虚空一样,可以包含万物色像.所以,真正的静是什么呢?借用坛经的说法就是”无念”---“ 何名无念?若见一切法,心不染著,是为无念。”看到这里,应该知道了吧,所谓的入静,不是死静,不是压住自己的念头什么也不想,而是念来念去的不留住它.

  压住念头有什么危害呢?念头如水,凡人的欲望杂念太多,有如洪水泛滥,一经决堤,便是灾难之时.凡人的的苦恼就在于心中有杂念,而后施行于行动中造下恶果.有人知道那些杂念不应该,不想让它施行,所以压制住它们.这样做好像是一个很有自制的人,其实这只是权宜之计,只能取得一时效果,时间长了会成为决堤之势,不可遏制,轻者造成心里疾病,重则造成精神失常.还记得那个远古的故事吗?大禹的父亲鲧,也是一个心系众生的人,为了能够治理泛滥的洪水,不惜偷盗天帝的息壤,虽然取得暂时的胜利,可是越长越高的洪水把高坝给冲垮了,造成的伤亡比之前更为惨重.而大禹是怎么治理的呢?把那些洪水疏导入海中.修为人应该采用大禹治水的方法,疏导那些念头,让它们有一个出口流出去,不会再对自己造成危害.修为中,凡人的欲念还有一个妙用,这就是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,下文再说.

  怎么叫念来念去的不留住呢?教大家打坐的时候,都强调要意守下丹田,还有一个就是要“观念”,怎么个观法?就是当心中有思起念生之时,要及时的看到.这个看到,在佛法里就叫做“觉”或是“觉见”,我师父说得好,他说”念头贼,如果你看不到来你家的贼,就会被偷东西了,如果你看到他,他就会被吓跑了.”所以,在打坐之时,只要一有念起你就可以看到它,它自然就会象水流一样流去,记住,不管来的是什么念,既不要喜欢它舍不得让它走,也不要厌恶它,把它赶走,不管是喜欢还厌恶本身都是一种留住,都是不可取的.

  有人会问了”可是我的念头总是很多,去了还会来,那可怎么办?”我们把念头比作一个客人吧.他来了你不理会他,他只好走了,可是他不死心又来,每一次来都要找到借口的吧,赶的多了,他要找到来的借口就越来越难了,所以来的间隔会越来越长,直至再也找不到来的借口,于是他再也不来了.对于那些顽固的”念”也是这样对治.每来一次你都看到它,它就走了,再来再看,看的多了,它就不会再来了.这个念头走了还会有别的念头来,每个念头都这样对治,那么念头对你的影响越来越轻,直至如云淡风轻,不起丝毫波澜.

  为了让大家明白,用一句话来概括:当念头来来去去不会影响你的心态的时候,就是静了!这个状态的达到说难不难,说易不易,得看你自己的觉悟当下了.需要强调一点的是,入静不是什么都听不到,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入静的话,那做聋子不是对修为大有帮助了?入静还是可以听得到,看得到的,只是此时是听而不闻,视而不见.

  还有人专注于身体的变化,死抠书本上的内容来对照,妄想入静.这样做是与入静相违背,终其一生也是入不了静的.这个”静”无法用言语来表达,我们中国人都看过国画,国画重于神而轻于形,以神见长.这个神只能意会不能言传.如果强用语言来分辨,说出来的已经变味不是原来的意蕴了.一定要我把静表达出来,只能说静是“氤氲变化,无形无相”,为了表述它给它取一个名字叫静,千万不要住在名相上.如果你达到了静的状态,心中一喜,静就失去了.静只能做到,不能追求到.

  当然这个静也是逐层深入的,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,相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感受,当入静得比较深入的时候就管之为定,静定是同一个东西,只是程度上的区别而已.
返回页首 向下
http://sanyuanzong.show5forum.com
竹影
管理员
管理员



帖子数 : 9
注册日期 : 10-06-21

什么是入静(外一篇) Empty
帖子主题: 入静的作用   什么是入静(外一篇) Empty周一 六月 21, 2010 1:27 pm

  有很多人对静的追求简直到了偏执的地步,一开口就说静,把追求静当作了一个目标,以为到了静就一切成就了.其实静并不是什么很…怎么说呢?很重要的事,更不是什么终极目标.静只是起到一个状态作用而已.怎么说呢?一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,总会要求学生”安静”因为只有学生安静才可以听到老师讲课内容,才会有所收获.修为中的入静也是有这样的作用.入静只是为了能进入修为中,说得形象一点,静只是建立起一个框架,有了这个框架才能做你想做的事.再打个比方说,我们要喝水,得找一个盛水的器具,找到器具的目的是为了喝到水,如果一个人把找器具变成了终极目标而忘记了要喝水,我们会说他是一个痴人,可是现在很多人却做这样的事情,追求入静,却不知道静之后要做的事才是我们真正要的,还乐此不疲,洋洋得意!

佛经说见性成佛,众生平等,大家也说得津津有味,好似一切都懂了,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性,什么是心.<<坛经>>里说”心是地,性是王”.我们常人日常用的那个不叫性,叫心,叫欲望之心,叫被外界(境)所操纵的心,我们常说”人在江湖,身不由已”在这里借用一下,叫做”人被欲望所控制,身不由已”.如果你能做到入静,记住入静是”念来念去不留住”或叫做”念来念去无取舍”---那就是不被欲望所控制的表现.不被欲望牵动了,那个被红尘蒙蔽的性才会逐渐的显露出来.它是我们修为的主体,下功夫就下在这里了.要立皇帝先找到太子,要修成佛,先找到性,然后在这个核心---“性”上用功夫,所以有”见性成佛”之说.很多人都把精力用在入静上,岂不荒唐可笑?

当然,如果你入不了静,还是找不到心见不了性的.不能因为批评把终极目标用在静上,就放弃了塑造静的状态.总有人问为什么修为上总说不留住?这就是不留住的一个表现.一留住,你只能住在静里了.我们都知道,凡有生命的事物都是运动着的,不运动的东西是死物,你死住在静上,静也不为静了,要么是死静,要么又重新回到红尘中去.

这个性才是众生平等的真实意.很多经书都把性比作珍珠,这里借用一下:众生是一颗被红尘层层裹住的珍珠并且红尘还在不停的蒙盖上来;罗汉是还是被红尘裹住的珍珠,只是停止了红尘继续对珍珠的蒙盖;菩萨是已经把珍珠上的红尘给扫除,珠光已经显露但是还有些污渍没弃除;佛是珍珠放大光明照耀一切.凡人看众生只看到事物的表相,只看到珍珠外边的泥,不知道泥里有珍珠,所以有分别之心;佛看众生却看到了内在的珍珠,所以说众生平等.佛有慧眼看到了事物的实质并且能够还它本来面目,所以佛有资格说众生平等,你只有凡眼,只看到了泥,也说众生平等,那不是很可笑吗?所以,佛法是做到,而不是说到!

凡人说众生平等只是口说心不信或信得不真,行持上更是做不到.并且以这个平等去责怪这个世间太不公平,其实他们本身心已经不平等了.罗汉菩萨是相信众生平等,也在努力的去做,这才是修为人应该做的事.修为人可以暂时做不到众生平等,但是不可以不相信众生平等.

静还有一个作用,就是上文提到的,化腐朽为神奇之事.常人在红尘中生活,思欲纷乱,耳要听声,眼要观色,鼻要闻香,舌要尝味,身要触柔,都是在消耗自己的精力,精力耗尽则是命尽之时.打坐的时候做到静,就可以很好的关闭六门不再受外在的干扰,可以做到意守下丹田,则可以以心火煮肾水,心火不飞,肾水不流,不但不流失生命精华,还可以返夺天机,重新培本.看看,本来令人讨厌的乱七八糟的念却成了煮肾水的火,成为修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.在煮水的过程中,这个心火用得多了,也会慢慢的变弱变小,当然可以自然而然的达到静了.当然这个意守下丹的作用很大,也是不可以追求的,功夫做到果自然成. 要强调的是,按顺序来说,因为关闭六门而入静,因为入静又能更好的关闭六门.这个是相辅相成的,不能把它看死了.

有人会惊讶地问,人身真会有火吗?问这个问题的人可以去看看黄帝内经. 中医里是把人体分为好几类五行的.其实平时我们也常说”心头火起”,不要以为熊熊烈火才是火,不要以为有我们看到的火之相才叫火,你平时发火,那也是火,烧心的!

概括地说,入静的作用:一是让欲望沉积下来,心性开始显现;二是身体不再受外在境界的牵制,可以开始进行自我调整了.人的身体本来就是很精密的结构,有自我修复自我调整的功能,只是平时糊涂的”识我”滥用及瞎指挥,才让它变得毛病越来越多.
返回页首 向下
http://sanyuanzong.show5forum.com
 
什么是入静(外一篇)
返回页首 
1页/共1
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
三元宗修真论坛 :: 修真入门 :: 新人院-
转跳到: